一级造价工程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认识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历史
一级造价工程师是指经过一级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注册后可以以一级造价师名义执业,具有执业资格。那么一级造价工程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一级造价工程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对造价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1988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责和要求。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对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规范和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1992年,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了《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开始了一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工作。
1994年,首届一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举行。考试科目包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试通过后,考生可以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资格证书,并注册为一级造价师,具备执业资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逐渐得到了广大建筑工程专业人员的认可和重视。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和发展。
如今,一级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提供专业的造价管理服务,对于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持有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人员,不仅可以评职称,还可以作为高级工程师申请评定的条件。同时,一级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具备较高的职业发展和薪资待遇。
总之,一级造价工程师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建筑工程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资格之一。持有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人员可以提供专业的造价管理服务,为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和经济效益做出贡献。